原料介绍 黑枣产各地山区,野生于山坡、谷地或栽培;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陕西、中南及西南各地。 材质优良,可作一般用材;果实去涩生食或酿酒、制醋,含维生素丙,可提取供医用;种子入药,能消渴去热。 营养分析 1. 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2. 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 3. 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 4. 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5. 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6. 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中老年人、青少年、女性尤宜食用; 2. 有宿疾者应慎食,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牙病患者不宜食用枣,便秘患者应慎食。 食物相克 过多食用枣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 ;忌与柿子同食。 食用指导 在煮黑枣时,如果加入少量灯芯草,就会使枣皮自动脱开,只要用手指一搓,枣皮就会脱落。 食疗作用 枣为中国原产,我国早已栽培,而且吃枣历史也很久了。《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了。《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韩非子》还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间一直视枣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枣作为药用也很早,《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载,对其养生疗病的认识不断深化。至今,枣都被视为重要滋补品,有“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之说。现在,枣仍是中国烹饪中的主要干果原料之一。 中国枣约于公元1世纪经叙利亚传入地中海沿岸和西欧,19世纪由欧洲传入北美。 食材文化 枣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有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 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食少、泄泻,阴血虚所致的妇女脏躁证,病后体虚的人食用大枣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本品甘温益气,质润养血,味甘又能缓和药性,用于气血亏虚及缓解药物的毒烈之性。 1. 养血安神:适于血虚面色萎黄及心失所养、血虚脏躁者; 2. 补中益气:用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诸证; 3. 缓和药性:与祛邪药配伍,可缓其毒烈之性,以护正气。 温馨提示 1. 识别优质黑枣:好的黑枣皮色应乌亮有光,黑里泛出红色,皮色乌黑者为次,色黑带萎者更次;好的黑枣颗大均匀,短壮圆整,顶圆蒂方,皮面皱纹细浅; 2. 在挑选黑枣时,也应注意识别虫蛀、破头、烂枣等; 3. 枣子吃多了会涨气,孕妇如果有腹胀现象就不要吃枣了,如果只喝红枣汤就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