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食疗养生 首页 > 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

粳米 时间:2018-02-03

原料介绍 粳米为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为禾本科粳稻的种仁,一般呈椭圆形颗粒状,较圆胖,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较小。粳米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粳米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 营养分析 1. 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 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 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食物相克 粳米不宜与马肉、蜂蜜同食;不可与苍耳同食,否则会导致心痛。 食用指导 1. 粳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米粥时千万不要放碱,因为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碱能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 制作米饭时一定要“蒸”,不要“捞”,因为捞饭会损失掉大量维生素; 3. 平时不宜多食精制后的细粮。 食疗作用 《本草经疏》:粳米,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者也。 《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 《滇南本草》:粳米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证,以浓米汤代参汤,屡收奇效。病人产妇,粥养最宜。凡煮粥宜用井泉水,则味更佳也。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清.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食材文化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好颜色之功; 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 温馨提示 1. 患有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属阴虚火旺者,以及痈肿疗疮热毒炽盛者,忌食爆米花,因爆米花易伤阴助火; 2. 不能长期食用精米而对糙米不闻不问,因为精米在加工时会损坏大量的营养,长期使用会导致营养缺乏,所以应粗细结合,才能均衡营养; 3. 米油俗称米汤、粥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平味甘,大能补虚,老幼咸宜,病后产后体弱之人尤为适合,《本草纲目拾遗》云:米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随息居饮食谱》曰:补液填精,有裨赢老。另外,《紫桂单方》中有对男子精少不育的专门论述: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畔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