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介绍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种者在次年秋季叶枯萎时采收;春种者由当年寒露时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 1. 杭白芷呈长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横向皮孔样突起,多四纵行排列,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较重,断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气芳香浓烈,味辛、微苦。 2. 祁白芷根呈圆锥形,长7至24厘米,直径1.5至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并有支根痕,质硬,断面灰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散在棕色油点,开成层环圆形,棕色,气香浓,味辛,微苦。 以独枝、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适宜人群 气虚血热、阴虚阳亢者禁服。 食物相克 白芷恶旋覆花。 食用指导 1. 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烦痛,脉浮紧者,可与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等配伍。 2. 本品用于外科疮疡肿毒、红肿热痛,常配清热解毒的银花、天花粉等同用,取本品消肿之功效。若脓已形成,可用该药配皂角刺、蒲公英等排脓。 3. 湿浊内盛,带下日久,清腥如水者,可与乌贼骨、白术、薏苡仁、芡实等同用。 食疗作用 《纲目》引徐锴云:“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以其“芬芳与兰同德”,故有芳香、泽芬、香白芷等称。 食材文化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芳香升散; 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 温馨提示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浸泡6至7成透,捞出,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