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食疗养生 首页 > 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

地榆 时间:2018-02-03

原料介绍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和长叶地榆的根。地榆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00米以下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长叶地榆生于海拔100至3000米的山坡草地、溪边、灌丛、湿草地及疏林中。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甘肃等地。播种第2至3年的春、秋季采收,于春季发芽前、秋季枯萎前后挖出,除去地上茎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 1. 地榆要呈圆柱形或不规则的纺锤形,弯曲,长15至20厘米,直径0.5至2厘米。表面棕色,灰褐色或暗紫色,粗糙,具纵皱纹,横裂纹及支根痕,质坚,折断面较平坦,略具粉质。横断面形成层环明显,皮部淡黄色,木部棕黄色或带粉红色,有放射纹理。气微,味微苦而涩。 2. 长叶地榆钱根圆柱形,常弯曲,长15至25厘米,直径0.5至2厘米。支根较多,表面棕褐色,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细毛状,可见众多纤维,横断面形成层环不明显,皮部黄色,木部淡黄色,无放射纹理。 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 适宜人群 虚寒性出血症禁服,血虚有瘀者慎服。 食用指导 1. 止血宜炒炭用,泻火解毒宜生用。 2. 心肺热盛,吐血不止者,可柏叶、黄芩、小蓟等配伍。 3. 肠痈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 4. 各种痈疮初起者,可用本品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食疗作用 地榆,陶弘景云:“其叶长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纲目》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 食材文化 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入血敛降; 具有凉血止血,泻火解毒的功效; 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肠风血痢,痔漏,赤白带下,痈疮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虫蛇咬伤。 温馨提示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地榆、地榆炭、醋地榆、酒地榆,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地榆炭、制地榆密闭,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