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介绍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姜为多年生草本,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广为栽培。 10至11月茎叶枯黄时采收,挖起根茎,去掉茎叶、须根。 干姜根茎呈不规则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至7厘米,厚1至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片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筋脉点(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以质地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 适宜人群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食物相克 干姜恶黄连、黄芩、天鼠矢。 食用指导 1. 脘腹冷痛者,多与高良姜配伍。 2. 汗吐下太过,亡阳欲脱,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可与附子相须为用,即可增强附子回阳救逆之功,又可减低附子之毒性。 3. 寒饮伏肺,症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者,可与细辛、五味子等配伍。 食疗作用 《纲目》云:“按许慎《说文》,云御湿之菜也。王安石《字说》云:姜能御百邪,故谓之姜。”其干燥品名干姜。 食材文化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芳辣窜散,降中有升,走而能守;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渐肺化饮的功效; 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胸痹心痛,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 温馨提示 1.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2. 姜按用途和收获季节不同而有嫩姜和老姜之分: 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除做调味品外,尚可炒食,做姜糖等; 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浓,主要用做调味。 3. 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4. 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味道清香。 5. 姜的品质要求:修整干净,不带泥土、毛根、不烂、无蔫萎、虫伤,无受热、受冻现象。姜受热,生白毛,皮变红,易烂;受冻则皮软,外皮脱落,手捏流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