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介绍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浙江、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广泛栽培。 5月下旬开花,5月底到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选晴天,每日早晨6至时,待管状花充分展开呈金黄色时采摘,过迟则管状花发蔫并呈红黑色,收获困难,质量差,产量低,采回后阴干或用40℃至60℃低温烘干。 红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至2厘米,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至8毫米。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以花冠长,色红、鲜艳,质柔软,无枝刺者为佳。 适宜人群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服。 食用指导 1. 和血调血量宜小,活血破瘀量宜大。 2. 妇女血瘀闭、痛经者,可与当归、川芎、桃仁等配伍,以养血活血通经。 3. 妇女滞产或产后胞衣不下者,可急用红花酒煮浓汁饮;或与牛膝、川芎、当归相伍。 4. 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或致血晕者,可与干荷叶、蒲黄、当归等合用。 食疗作用 《纲目》云:“红花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故名。《本草图经》云:“其花红色,叶颇似蓝,故有蓝名。” 食材文化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 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 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 温馨提示 炮制:取帮药材,除去杂质、花萼及花柄,筛去灰屑,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