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介绍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至80厘米,直径0.2至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适宜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服。 食物相克 本品忌与当归、地黄同用。 食用指导 青蒿常与藿香、佩兰、滑石等用于外感暑热;和黄芩、半夏、竹茹等用于温热病寒热往来及疟疾等症。用于阴虚发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常和秦艽、鳖甲、地骨皮等同用。 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常配银花、连翘同用;治疗多种虚热,如骨蒸劳热、盗汗、温病热入阴分,亦可治疗久热不退及小儿夏季热,本品治疗疟疾发热疗效颇佳,常配鲜荷叶、鲜竹叶、金银花、滑石甘草、西瓜翠衣等配伍;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疟之功,常与茵陈、栀子、黄连、黄柏、蛇床子、苦参等配伍。 食疗作用 《纲目》引《晏子》云:“蒿,草之高者也。”本品茎叶似常蒿,惟色深青,故名青蒿。《本草衍义》云:“草蒿,今青蒿也……茎叶与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色深青。” 食材文化 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胆、肾经。芬芳清冽,透内内外。 1.解暑消热。用于夏季感受暑热。 2.退虚热。治疗多种虚热,如骨蒸劳热、盗汗、温病热入阴分,亦可治疗久热不退及小儿夏季热。本品治疗疟疾发热疗效颇佳。本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疟之功。 温馨提示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青蒿、鳖血青蒿、炒青蒿,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鳖血蒿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