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中医百科 首页 > 中医百科

中医百科

青酒缸 时间:2017-12-08

导读:清热,利湿,消积,散瘀。治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 《岭南采药录》:"清热散瘀,利水去湿。"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开胃健脾,消水肿,疗小 儿疳积。" 《陆川本草》:"外敷止血,续筋,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四川中药志》:" 治劳伤咳嗽吐血及伤寒胃肠中有火,叶可敷疮毒。" 《湖南药物志》:"祛风,杀虫,利尿。"

【别名】

味草(《分类草药性》),草鞋板(《天宝本草》),山蚂蝗、味噌

【来源】

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全草。

【形态】

小槐花(《植物名实图考》) 灌木,高达4米,无毛。3出复叶,顶生小叶披针形或阔披 针形,长4.5~9.7厘米,阔1.8~4厘米,侧生小叶较小;顶部渐狭成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上 面疏被极短小毛,下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中脉上毛较密;叶柄扁,长1.5~2.5厘米;托叶披针状 线形,长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绿白色,长约7毫米;花萼钟状,萼齿二唇形,上面2齿几连合, 下面3齿披针形;花冠蝶形,旗瓣椭圆形,龙骨瓣有爪;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在缝线处密被绢 状毛。荚果长5~7厘米,稍弯,被伸展而具钩的短毛,腹背缝线缢缩,荚节4~6,矩形,长9~12毫 米,阔约3毫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山地草坡或林边。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 北、湖南、广东、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青酒虹根)亦供药用,另详专 条。

【化学成分】

根、茎、叶含生物碱。含量比例为20:5:1。叶中含当药素等黄酮甙、刀豆氨酸等氨 基酸,尚含酚类、糖类等。

【采收加工】

9~10月采。

【性味归经】

苦,凉。 《陆川本草》:"微苦,寒。" 《湖南药物志》:"苦,平。" 《贵州草药 》:"性微寒,味苦涩。"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积,散瘀。治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 《岭南采药录》:"清热散瘀,利水去湿。"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开胃健脾,消水肿,疗小 儿疳积。" 《陆川本草》:"外敷止血,续筋,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四川中药志》:" 治劳伤咳嗽吐血及伤寒胃肠中有火,叶可敷疮毒。" 《湖南药物志》:"祛风,杀虫,利尿。"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鲜用0.5~1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敷。

【相关方剂】

治小儿疳积:小槐花全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溃疡疮口臭烂:山蚂蝗
叶研末,麻油调敷。 治汤火伤溃烂:山蚂蝗叶捣汁洗或捣烂敷。 治漆疮:山蚂蝗叶,煎水,
待凉后洗患处。(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