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 。 《本草求原》:"煎水含,止牙痛,若连腮肿,为末调搽。"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 。治肺热咳嗽。"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痰止咳。治感冒发烧 ,咽喉肿痛,肠炎,菌痢,咳嗽。"
水杨梅世(《本草求原》),杨梅树根(《福建中医验方》),水杨
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风箱树叶"条。
全年可采。
苦,凉。 《本草求原》:"苦涩。" 《南宁市药物志》:"淡,平,无毒。" 广州部 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凉。"
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 。 《本草求原》:"煎水含,止牙痛,若连腮肿,为末调搽。"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 。治肺热咳嗽。"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痰止咳。治感冒发烧 ,咽喉肿痛,肠炎,菌痢,咳嗽。"
内服:煎汤,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含漱、研末撒或调敷。
《岭南草药志》:"孕妇忌服。"
治跌打积瘀作痛:水杨梅干根二两,浸酒一斤,外擦患处,并内服。(《岭南草药志》)
治疮肿:杨梅树根四两,浸酒半斤,以棉花浸贴,勿令干燥,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岭南草药
志》) 治甲状腺肿:杨梅树根二至四两,荔枝干五个。清水煎服。(《福建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