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中医百科 首页 > 中医百科

中医百科

羊踯躅根 时间:2017-12-08

导读:驱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 《纲目拾遗》:" 追风,定痛。"

【别名】

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验良方》),巴山虎(《百草镜》),闹羊花

【来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根,植物形态详"闹羊花"条。

【性味归经】

《中医药实验研究》:"有毒。入脾经。"

【功能主治】

驱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 《纲目拾遗》:" 追风,定痛。"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0.5~1钱;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煎水熏洗或涂搽。

【相关方剂】

治痛风走注:黄踯躅根一把,糯米一盏,黑豆半盏。酒、水各一碗煎,徐徐服,大吐大
泄,一服便能动。(傅滋《医学集成》) 治坐骨神经痛:羊踯躅根一钱(去外皮),土牛膝二两,威
灵仙、六月霜根各一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跌打损伤,关节风痛:羊
踯躅根一钱,土牛膝、大血藤、白茅根各三至四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痔漏不
可刀针挂线,及服药丸散:闹羊花根捶碎,煎汤放罐内,置桶中,盖上挖一孔,对痔坐定,熏之。
汤冷,复热之再熏。其管触药气,自渐渐溃烂不堪。熏半月,重者一月。切不可洗。(《纲目拾遗》
熏痔漏方) 治中暑,中寒,中风不语,牙关紧闭,急慢惊风,小儿筋抽:鹅不食草并子一两,南
星、半夏、藜芦、漏芦、牙皂、闹羊花子、闹羊花根各一钱。俱晒燥,磨极细末。将药吸入鼻内,
喷嚏来,立时苏醒;亦可用阴阳水,调服二、三分。(《行箧检秘》神妙草头痧药) 治两腮红肿:
百合一个,山芝麻根(去皮)、贝母、元明粉各一钱,银朱七分。加白面调敷。(《梁侯瀛集验良方》
) 治鱼口便毒:羊踯躅根一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癣:羊踯躅根四两,水一斤,煎
成四两,加醋一两,外搽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