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中医百科 首页 > 中医百科

中医百科

野苜蓿 时间:2017-12-08

导读: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浮肿。

【别名】

镰荚苜蓿、豆豆苗(《内蒙古中草药》),连花生(《中国主要植物

【来源】

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的全草。

【形态】

黄花苜蓿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或匍匐,稍有毛,多分枝。三出复叶, 小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2~4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齿 ;托叶大,尖而长。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0~20朵;花梗长于叶柄;花冠蝶形,黄色,比萼长2倍 。荚果扁,矩形,弯曲成半月形,光滑,长1.5~2厘米,成熟时褐色。种子5~10粒。花期8月中旬 。 生于草原或丘陵间低地以及沟边。分布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化学成分】

含中性和酸性皂甙。花主含叶黄素酯。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宽中下气,健脾补虚,利尿。治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浮肿。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研末1~1.5钱。

【相关方剂】

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黄花苜蓿一钱。研末冲服,一日二次。(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