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中医百科 首页 > 中医百科

中医百科

鹿耳翎 时间:2017-12-08

导读: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 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 《本草求原》:" 解毒生肌,消肿拔毒,去结毒,理蛇伤烂。" 《岭南采药录》:"散瘀血,去毒。治蛇伤,消恶疮 ,治跌打伤。" 《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治风湿骨痛,痢疾,眼痒痛。" 《南宁市药物志》 :"治远年积血,发热痧气。" 《闽东本草》:"发表驱风,宣肺理脾,通经祛瘀。治外感头痛, 骨节疼痛,腹胀腹痛,积滞泄泻,妇人经闭。"

【别名】

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

【来源】

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全草。

【形态】

六棱菊 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多分枝,密被淡黄色短腺毛,茎枝有翅。叶互生,长椭 圆形,长2.5~10厘米,不分裂,先端渐尖,边缘有小齿,基部下延至茎上而成翅。头状花序顶生或 腋生,排列成一矩圆形或尖塔形具叶的圆锥花序;花紫色,具短柄;总苞钟形,总苞片多层;花托 扁平,秃裸;全部为管状花;外围多列为雌花,发育,线状;中央为两性花,多列,发育,先端5裂 。瘦果,有毛;冠毛白色。花期秋末至翌年春初。 生于旷野。分布我国东部、南部和西南。 本植 物的根(羊毛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材药性】干燥全草,老茎粗壮,粗约6毫米,灰棕色,有不规则纵皱;枝条棕黄色,有皱纹及黄色腺 毛,茎枝具翅4~6条,灰绿色至黄绿色,被有短腺毛;质坚而脆,断面中心有髓。叶互生,多破碎 ,灰绿色至黄棕色,被黄色短腺毛。气香,味微苦辛。以叶多、青黄色、无根者为佳。 产广东、福 建、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含黄酮甙、酚类、有机酸、氨基酸、糖类。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洗净、切断晒干。

【性味归经】

辛,温。 《本草求原》:"甘辛,平," 《福建民间草药》:"苦微辛,温。" 《南 宁市药物志》:"辛苦,微温。入肺、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 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 《生草药性备要》:"敷疮。" 《本草求原》:" 解毒生肌,消肿拔毒,去结毒,理蛇伤烂。" 《岭南采药录》:"散瘀血,去毒。治蛇伤,消恶疮 ,治跌打伤。" 《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治风湿骨痛,痢疾,眼痒痛。" 《南宁市药物志》 :"治远年积血,发热痧气。" 《闽东本草》:"发表驱风,宣肺理脾,通经祛瘀。治外感头痛, 骨节疼痛,腹胀腹痛,积滞泄泻,妇人经闭。"

【临床应用】

内服:煎西,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相关方剂】

治关节痛:六棱菊全草一两至两半。和猪肉炖服。 治头痛风:六棱菊全草一两,用红
酒四两炒后,用鸡一只或羊头一个炖服。 治腰痛:六棱菊全草一至二两。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治腹痛吐泻:六棱菊三钱,观音茶一钱五分,生姜三片。煎服。
(《闽东本草》) 治虚肿腹胀:六棱菊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日服两次。忌盐一百天。(《福建民
间草药》) 治风寒咳嗽:六棱菊干花序五至六钱。蜜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小儿疳
积泻:六棱菊全草二株。洗净切碎,水煎,加入食盐少许服。(《闽南民间草药》) 治妇女经闭:
鲜六棱菊全草五钱至一两。老酒炖服。 治跌打损伤:六棱菊全草一两。和酒半斤炖服。 治劳
伤吐血:鲜六棱菊全草一握。捣汁一杯,冲热红酒一杯服。(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治痈
疔肿毒:鲜六棱菊全草,和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治皮肤湿毒瘙痒:六
棱菊全草,洗净,水煎数沸,候温洗涤之。(《闽南民间草药》) 治瘰疬:六棱菊全草一斤。水二
斤,煎汤去渣,同母鸡一只(去毛及肚杂),红酒少许炖热,分三、四次服。(《闽东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