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中医百科 首页 > 中医百科

中医百科

黄花夹竹桃 时间:2017-12-08

导读:有强心作用。适用于多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心 房纤颤。

【别名】

夹竹桃、番仔桃(《福建中草药》),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吊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的果仁。

【形态】

黄花夹竹桃 常绿灌木,高2~5米,直立;全体光滑无毛,有乳液。树皮棕褐色,皮孔 明显;小枝下垂,灰绿色。叶互生,无柄,革质,线形,长10~15厘米,宽7~10毫米,鲜绿色,光 亮,背面较淡,边稍背卷,中肋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有总柄,通常六花成簇,黄色,芳香;花梗 长约2厘米;萼片5,绿色,三角形,长7~9毫米;花冠大形,裂片长于冠筒,各裂片叠合为钟状, 长约5~7厘米,宽约1.5厘米;雄蕊着生于喉部,花丝被银白色毛;柱头圆形,2裂,花柱丝状细长 ,花盘缺,子房无柄,秃净,2裂。核果扁三角球形,径约3~4厘米,黑色。种子1颗,矩圆形,淡 灰色。花期6~12月。 多培植于路边或庭园。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 叶(黄花夹竹桃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

黄花夹竹桃含有多种强心甙。 果仁中所含的主要强心甙有:黄花夹竹枕甙甲,黄花夹 竹桃甙乙,黄花夹竹桃次甙甲,黄花夹竹桃次甙乙,黄花夹竹桃次甙丙,黄花夹竹桃次甙丁,单乙 酰黄花夹竹桃次甙乙。 种子中所含的主要强心甙有:黄花夹竹桃甙甲,异黄花夹竹桃甙乙,黄花夹 竹桃二糖甙,黄花夹竹桃次甙乙,单乙酰黄花夹竹桃次甙乙,黄花夹竹桃次甙戊,黄花夹竹桃次甙 丙,黄花夹竹桃次甙甲等。还含黄花夹竹桃臭蚁甙甲,黄花夹竹桃臭蚁甙乙,黄花夹竹桃黄酮素。 发酵的种子中有:黄花夹竹桃次甙乙,单乙酰黄花夹竹桃次甙乙,黄花夹竹桃二糖甙,黄花夹竹桃 次甙甲2"-乙酸酯等。 树皮含强心甙:黄花夹竹桃次甙甲、乙以及三萜化合物乙酸蛇麻脂醇酯。嫩 枝皮含黄花夹竹桃臭蚁甙乙,嫩枝及叶含白坚皮醇,嫩枝含0.03%,叶含0.4%。根含黄花夹竹桃甙 ,黄花夹竹桃次甙乙以及黄花夹竹桃烯。

【性味归经】

《中国药植图鉴》:"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有强心作用。适用于多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心 房纤颤。

【临床应用】

从黄花夹竹桃果仁中提取的黄花夹竹桃素和黄夹甙,经实验和临床证明,具有显著的 强心作用,而且奏效迅速,蓄积较少。 黄花夹竹桃素 供静脉注射用,每毫升含0.4毫克,对于近 2周内未用过洋地黄的心力衰竭患者,1次给黄花夹竹桃素0.8~1.2毫克(均只给1次),以5%葡萄糖 溶液稀释10倍,注射速度为每分钟2毫升;然后继以口服洋地黄制剂。对于近2周内用过洋地黄者, 黄花夹竹桃的剂量为0.4~0.8毫克。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包括非活动期与活动期及合并室上性心 动过速病例)、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上性 心动过速)等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共23例,结果18例有效,其中13例疗效显著,治疗后,气急大多数 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发绀均略有减轻,半数以上病例肺部罗音显著减少。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及水 肿等症状改变不显著。血压大多数增高,少数略有降低或无明显变化。心率除个别无变化外,其余 均有程度不等的减慢。多数病例在刚注射完毕时作用最为明显。有11例发生药物反应,其中心律失 常者6例,但持续时间短暂,经静脉注射1%氯化钾溶液后转为窦性心律,有的自动恢复。另外5例出 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均自行消失或减轻。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胃肠道反应并不一致,但与用药 剂量有一定关系,与心脏功能可能也有关。对顽固的慢性心力衰竭经长期服用洋地黄未能控制或恶 化时,可在心电图密切观察下用小量黄花夹竹桃素缓慢行静脉注射,以试验个别患者当时的洋地黄 的耐受力。根据病人一般情况及心律改变的反应估计洋地黄用量是否不足或已过量。但可能发生较 严重反应,试用时须十分谨慎。 黄夹甙 据药理试验,认为可以用略小于毒毛旋花子甙K的成人剂 量(即小于0.25毫克)作为临床试用的静脉注入量。经357例临床观察,证明其强心作用确切,且有 效作用迅速,蓄积作用和副作用均小,可以治疗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对于左心衰竭疗效尤 为显著。总的有效率为78.4%,其中静脉注射83例的有效率为79.5%。黄夹甙口服亦有效,口服后其 吸收与排泄均与狄高辛相似,可作为快速的口服强心药。无论静脉注射或口服后,均出现较明显的 减慢心率作用,且对于纠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心房纤颤有一定疗效。副作用及毒性作 用与洋地黄类强心药相同。

【药理研究】

黄花夹竹桃种仁中所含多种强心甙的药理作用:㈠黄夹甙(商品名强心灵):为国产 黄花夹竹桃果仁中分离出的3种亲脂性单糖甙(黄花夹竹桃次甙甲、黄花夹竹桃次甙乙,单乙酰黄花 夹竹桃次甙乙)的混合物,熔点190~198℃,味极苦,制剂稳定,对粘膜有刺激性。在青蛙、豚鼠的 在位心脏以及巴比妥引起衰竭之心脏、大白鼠心肺灌流等实验中均呈明显的强心作用,在猫心电图 上表现典型的强心甙反应。生物活性:猫法0.25±0.0098毫克/公斤,鸽法0.28±0.0115毫克/公斤 ,与毒毛旋花子甙K近似,比黄花夹竹桃甙强5倍。对离体兔子宫与肠管、猫血压与呕吐反应和猫、 猴一般外观毒性症状,也与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但相同剂量时,黄夹甙呕吐作用强;对猫及猴具有 一定的镇静作用,毒毛旋花子甙K则无。胃肠道吸收迅速,与狄高辛相仿,蓄积作用较低,猫24小时 后已大部分消除。㈡黄花夹竹桃甙:为果仁中提出之黄花夹竹桃甙甲与黄花夹竹桃甙乙的混合物, 早年用猫法即证明其强心作用为毒毛旋花子甙G的1/7~1/8,在豚鼠心肺制备及猫、鸽实验为1/10 ,云南提得者为1/9(鸽法)。广西提得者其生物活性(猫法)为:0.9752±O.0289毫克/公斤,比前苏 联的(1.2毫克/公斤)强。消化道吸收慢而不规则,猫经肠给药6小时后才吸收完毕,豚鼠经8小时吸 收达82:01%,肝消除率0%,即不会被肝脏所破坏或从胆汁排泄。吸收后开始作用快,持续时间短, 人静脉注射后6分钟内即可充分发挥作用,持续2~3小时,消除极快,蓄积作用小,鸽24小时已无蓄 积(毒毛旋花子甙G尚可蓄积6%),故属超短时作用的心甙,临床上可用于紧急情况的急性心力衰竭, 对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还可使脉搏减慢。口服易产生胃肠道反应。其刺激作用主要在肠部,而 洋地黄则在胃部。㈢黄花夹竹桃次甙甲及黄花夹竹桃次甙丙:在狗心肺制备、猫衰竭的心脏以及心 电图均证明为典型的心甙作用,其生物活性(猫法:甲为0.1474±O.00659毫克/公斤;丙为0.1109 ±0.00546毫克/公斤)均与毒毛旋花子甙G(猫法0.11075±0.01085毫克/公斤)相近,作用也相似, 不过甲能口服吸收,丙不易吸收;甲为速效心甙,口服后15分钟开始作用,1小时达高峰,72~96小 时完全消失(1次用量),静脉注射的作用较口服持续时间为短;丙效力较甲强,亦为快速作用心甙, 其持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