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 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 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
阅览次数:78
祛风,消炎,止痛。治牙龈发炎,跌打疼痛,麻风。
阅览次数:78
《滇南本草》:"洗疮,去风。" 《四川中药志》:"除风散寒,祛痰降气。治咳 逆上气,胸膈痰饮,头晕身痛及鼻塞流涕。"
阅览次数:78
开窍、辟秽、止痛。属开窍药。
阅览次数:78
清热,利窍。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 陶弘景:"赤苋:能疗赤下。" 《唐本草 》:"赤苋: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 孟诜:"补气除热。" 《本草拾遗》:"紫苋:杀虫毒。 " 《日华子本草》:"通九窍。" 《本草图经》...
阅览次数:78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属化湿药。
阅览次数:78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湿骨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
阅览次数:78
治阴囊肿痛,痔疮,牙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 《纲目》:"治阴下冷痛,入 腹则肿满杀人,捣烂敷之。" 《分类草药性》:"红苋菜根:破百瘕、血块。煅灰搽鼻蚁子。" 《四川中药志》:"根梗:治鼻匿;根:治红崩...
阅览次数:78
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 疡,皮肤瘙痒。 《别录》:"治膝痛,溪毒。" 《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 《唐本草 》:"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
阅览次数:78
清肝明目,通利二便。治青盲翳障,目雾不明,乳糜血尿,二便不利。 《本经》: "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别录》:"主白翳,杀蛔虫。" 《日华子本草 》:"益精。" 《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花,...
阅览次数:78
活血,调经。治疝气肿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叶:治疝气肿痛,利小便。" 《陕西植药调查》:"镇痛,调经。" 《湖南药物志》:"活血通 经。治创伤溃烂,感冒。"
阅览次数:78
治疔肿,痔疮。 《纲目》:"治疔肿,恶毒。"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 。"
阅览次数:78
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阅览次数:78
《唐本草》:"主脉溢。"
阅览次数:78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肝炎,脉管炎,外伤感染发烧,外伤出血。
阅览次数:78
散血,消肿。治劳伤吐血,血痢,丹毒,热毒疮,乳痈。 《千金?食治》:"主腰脚 痹,又治油肿丹毒。" 《唐本草》:"主风游丹肿,乳痈。" 《本草拾遗》:"破血,产妇煮食 之。又捣叶敷赤游疹。" 《日华子本草》:"治...
阅览次数:78
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 《四 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重庆草药》:"治风湿麻木。" 《云南中草药 》:"清暑透表,利湿和胃。治伤暑,夏月感冒...
阅览次数:78
《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阅览次数:78
消炎清热,解毒祛瘀。治水火烫伤,痈疮疖肿,跌打瘀痛。
阅览次数:78
治虚症咳嗽,乳房肿痛,刀伤。 《贵州民间药物》:"治虚弱咳嗽,刀伤。" 《 广西药植名录》:"治乳房肿痛。" 《贵州草药》:"补虚,镇咳,止血。"
阅览次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