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欢迎来到互联网医院管理平台!
NEWS INFORMATION
健康管理中心 首页 >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

冬病夏治“三伏贴” 时间:2017-07-20

  三伏贴属于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该方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指导思想,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一年四季中,夏季炎热,天地阳气最为旺盛,因而在这个季节,顺取天地充盛之阳气,再结合一些培补阳气的方法来纠正阳虚体质,达到中医养生之“春夏养阳”的目的。常能使“冬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便是“夏治”。“夏治”实际上是针对“冬病”的一种防治措施。

  2017年三伏贴治疗时间表

  夏 至:2017年6月21日

  伏前加强:2017年07月02日

  头 伏:2017年07月12日

  中 伏:2017年07月22日

  中伏加强:2017年08月01日

  末 伏:2017年08月11日

  末伏巩固:2017年08月21日

  贴敷时间:每伏贴敷一次,每次保留4-6小时,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每伏前三天贴敷效果更佳,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儿童每次敷贴2小时左右,若出现皮肤发红、或自觉瘙痒难于忍受,请提前揭去;若出现皮肤破溃,请及时来门诊就医;若患儿年龄较小,贴敷时间请遵医嘱。

  贴敷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敷贴,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注意:治疗期间慎防感冒,避免疲劳,忌食酸、生冷、辛辣、海鲜制品。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贴敷禁忌: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孕妇、对药物或者敷贴成分过敏者禁用。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糖尿病患者,2岁以下儿童慎用。

  水泡处理:贴敷时间过长或皮肤较为敏感,可能会产生皮肤水泡。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

  注意事项:局部发热属正常反应;局部皮肤发红、微痒、皮疹,可随时揭去;皮肤有破损、对贴敷有过敏者不能贴敷;夏季炎热,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冷饮。

 

  更多贴敷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信息,请就诊时向专科医生咨询。

  “三伏贴”治疗地点:

  地址:世纪大道与泰山路交汇处睢县中医院(新院区)门诊3楼东侧

  咨询电话:0370-81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