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介绍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根。远志多年生草本,生于向阳山坡或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区。栽种后第3、4年秋季返苗后或春季出苗前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和杂质,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软,抽出木心,晒干即可。去除木心的远志称“远志肉”、“远志筒”。如采收后不去木心,直接晒干者称“远志棍”。 远志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至15厘米,直径0.2至0.8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则更密、更深,略成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远志肉则无木部。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卵叶远志与远志同等入药,药材二者不分,但卵叶远志肉薄、质次。二者均以根粗壮,皮厚者为佳。 适宜人群 阴虚火旺,脾胃虚弱者慎服。 食用指导 1. 因惊恐而致惊悸不安者,多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配伍,以镇心安神。 2. 痰阻心窍所致癫痫昏仆,弃挛抽搐,口吐涎沫者,可与菖蒲、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 3. 喉痹肿痛得,乃以本品为末吹之,以利咽散结消肿。 4. 痈疽发背疮毒者,可单用本品为末浸酒饮服,并以药滓调敷患处,以散瘀解毒消痈。 食疗作用 颜师古《急就篇》注云:“远志主益智惠而强志,故以为名。”或云乃由“棘菀”倒呼而得名,二说并可参。 食材文化 远志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肾、肺经;体轻通散,可升可降; 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散结消痈; 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喉痹肿痛,痈疽疮毒,乳痈结硬。 温馨提示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远志、制远志、蜜远志、朱远志、炒远志,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蜜远志密闭,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