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由于历史原因,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为晚,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但在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之下,近20年来已取得飞跃发展和显著成就,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体系。
但是,毕竟属于新兴概念,有关康复的理念在我国大众的普及方面仍有不足,尤其是在广大基层,部分医院的康复科是在中医科、理疗科、针灸科等基础上成立,人才、设备等不够完善,不少民众将康复直接与按摩、理疗、针灸等划等号,殊不知,其间有着本质的千差万别!
有关康复医学的理念、概况等内容,睢县中医院康复科公众号菜单已做了详细阐述,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认识康复,本文特截取我科日常工作的部分画面以供了解,带您与康复科“零距离接触”。
独特的晚查房模式
与一般临床科室不同,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科除每周一次的上级医师查房之外,早上的查房相对简约,而更加注重晚间查房。此时所有病人均已从治疗区返回病房,医师可更加方便的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整体状态,更加细致的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运动疗法区
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但是,运动疗法也是最被大众所误解的一种疗法,据了解,多数民众甚至包括部分非康复专业的医务人员,都会将运动疗法称之为按摩,其实,运动疗法与按摩直接有着本质不同,甚至可以说二者之间毫无瓜葛。
运动疗法,简称PT,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
运动疗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易化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等等。
作业疗法区
作业疗法,简称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这种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是患者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途径。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作业疗法针对性、目的性较强,且训练方法灵活多变,可根据患者不同功能障碍、不同需求随时做出调整,我科不少生活完全依赖的患者已经直接通过作业疗法重新获得进食、穿衣、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
物理因子治疗区
物理因子疗法通称理疗,是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包括电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机体,引起人体各种反应,借以促进、调节、维持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或克制病因,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理疗的作用方式有:
1.温度刺激:传导热、辐射热、深部透热、还有热外作用即电磁震荡作用。热的生理作用:增强血液循环加强代谢降低兴奋性,降低肌张力增强免疫力。
热的治疗作用:镇静、止痛、消炎、解痉。
冷的治疗作用:镇痛、抗炎、控制痉挛。
2.机械刺激:超声波、针刺、按摩、擦浴。
作用:可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肌肉、关节活动等作用。
3.化学刺激:蜡疗
4.电磁刺激:
·(1)直流电引起机体内带电微粒的定向移动
·(2)各种低频、中频电流
·(3)高频电疗中的共鸣火花疗法
电动起立床训练区
电动起立床通过调整倾斜角度使被缚于其上的患者产生自身重力作用,主要应用于偏瘫病人的提高躯干和下肢的负重能力,增加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为将来的自主立位及平衡的保持打下良好基础。通过重力对关节肌肉的挤压,有效刺激本体感受器,对患侧肢体进行促通,并可增加肌张力偏低患者的肌张力。对下肢肌张力偏高引起的尖足、内翻等异常模式,通过重力对跟腱形成足够强度且较持久的牵拉而起到矫治的作用并锻炼肌肉和关节。已成为各种疾病的卧床患者必做的康复治疗项目之一。
等速肌力训练区
通过被动运动模式、主被动运动模式、主动运动模式的变化调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增加肌肉耐力,为后期的立位平衡、行走等训练做好铺垫。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区
通过手法训练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已帮助无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拔除了鼻饲管,顺利经口进食。
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训练区
常用方法:
1.听觉言语刺激法:由言语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治疗。内容有:①构音肌训练:令患者发“啊”声或唇音训练,或用咳嗽、吹纸、吹灭火柴等方法诱导发音,失语症患者的唇音最易恢复;②对镜训练:失语症患者先随旁人发音或讲词汇,在视觉的帮助下,对镜观察训练时构音器官的位置或口型,由易至难,由短至长;③衔接性训练: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④复述性训练:由患者对数字、单词或短句进行复述;⑤听语指图、指物、指字训练:让患者执行口令看图、看物并说出其名称;⑥读写训练:让失读患者读字,让失写患者听写、抄写、默写。
2.程序学习法是用间接的非正式对话方式进行言语治疗。主要有:①分数法:让患者尽可能地说出同音字,用同一个字组成不同的词或短句等,以扩大和加强用词再现和语义反应能力,适用于轻型失语症;②中心内容讨论法:训练内容集中在某一主题上,目的是改善言语表达能力。
我科拥有先进的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与训练系统,可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传统康复治疗区
传统康复治疗是指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熏蒸等治疗,有助于患者残余肌力的恢复和大小便的功能改善,另外,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对治疗不同患者的并发症也有一定效果。
上述图片均为睢县中医院康复日常治疗工作画面,希望能对大家进一步认识康复有所帮助,欢迎广大同仁前来我科进行交流指导。
睢县中医院康复科筹建于2013年,我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医务人员3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医生5人,治疗师17人,护士9人。设立了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PT室)、作业治疗室(OT室)、物理因子治疗室、言语和吞咽治疗室、康复支具室、蜡疗室、中药熏蒸室、传统治疗室、言语和认知治疗室、职业咨询室、VIP室。是集康复、理疗和中医针灸推拿于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现代康复医学科。
科室目前开展的康复诊疗项目主要包括:
1、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等。
2、骨关节病:骨折、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等。
3、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等等。
睢县中医院康复科地址:
睢县中医院新院区
门诊楼3楼西康复治疗大厅
联系电话:0370-3080621
病房楼9楼西康复病房
联系电话:0370-3080835 3080836
康复科主任袁东海门诊室: 门诊楼3楼 张反修中医传承门诊
联系电话:18137063639 13598325532